在线心理测评 |焦虑自评量表 (SAS),科学了解你的情绪天气

你是否也曾感到莫名的心慌、失眠、坐立不安?面对堆积的工作、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未知的未来,心头像压着一块石头?别担心,焦虑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之一,就像天气一样,人人都会经历“阴雨天”。 重要的是,我们如何认识它、理解它,并学会与之共处。今天,就让我们用科学的方式,温柔地“看见”自己的焦虑,找到更适合的应对之道。

01

​​焦虑是身体的“警报器”

焦虑不是“病”,它是我们身体内置的一套精密的“警报系统”。想象一下,当我们的祖先在野外遇到危险时,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、肌肉紧绷,这些反应能帮助他们迅速逃离或战斗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没有真正的猛兽,但工作压力、考试临近、人际摩擦、健康担忧等“现代压力源”,同样会触发这套古老的警报系统。

正常的焦虑: 是短暂的、有明确原因的(比如重要的演讲前),能激发动力,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。

过度的焦虑: 当警报器过于敏感、频繁响起,或者明明没有明显威胁却持续“拉响警报”,就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健康状态。你会感到:

持续的紧张、担忧、心神不宁

难以放松、入睡困难或易醒

易怒、烦躁不安

注意力难以集中、记忆力下降

身体不适:如心悸、出汗、头晕、肌肉紧张、胃部不适等

如果你感到焦虑,并不意味着你“脆弱”、“矫情”或“有病”。它只是你的身心在告诉你:“嘿,这里有些东西让我感觉有压力,需要关注一下了。” 识别和理解这份信号,是迈向更好状态的第一步。

02

焦虑自评量表(SAS),科学了解你的情绪天气

想要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焦虑状态处于哪个“刻度”?专业的“焦虑自评量表(SAS)”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:通过一系列关于近期感受和行为的描述,帮助你客观地评估焦虑情绪的强度和频率。

微信扫码测评

心理自测助你快速了解自身的焦虑倾向​

这个测试靠谱吗?

❶ 本测评基于《焦虑自评量表(SAS)》编制,该量表是在临床上常用的测评焦虑的自评量表,测试中的每个问题都是相应的焦虑时的情绪感受和身体反应。要按照指导语要求,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评分。

❷ 《焦虑自评量表(SAS)》能准确、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者的主观感受,为临床心理咨询、诊断、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。

❸ 特别提醒:本测试的结果仅供用户自测参考,并不能作为医学诊断,如果焦虑倾向比较大,建议前往精神科医生处咨询~

03

测后指南:理解你的结果,找到缓解的钥匙

完成测评后,小程序会依据你的得分给出初步的状态区间描述,比如轻度焦虑提示、中度焦虑提示等。但请一定记住,这个分数并非诊断结果,它仅仅是一张自我观察的 “快照”,只能反映你近期的状态。而且,一次测评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,动态地观察状态变化才更有意义。毕竟,进行测评的核心是 “了解”,其目的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前的情绪负荷。

焦虑就像一根无形的线,悄悄缠绕着我们的生活。其实,对抗焦虑不必硬刚,试试这些「温柔自救」的方法,或许能帮你慢慢找回内心的平静。

1.把「想太多」变成「写下来」

很多时候,焦虑的根源是「思绪过载」—— 那些没说出口的担忧、没理清的头绪,在心里越积越多,最后变成一团乱麻。试着准备一个笔记本(或手机备忘录),当焦虑涌来时,花 5 分钟把脑子里的想法一条条写下来。不用在意逻辑,哪怕是 “今天没好好吃饭”“担心下周的汇报搞砸” 这样的小事也没关系。

2.觉察与允许:对焦虑说“我看见你了”

​焦虑的背后,往往藏着对 “完美” 的期待 —— 希望自己工作出色、生活规律、人际关系融洽…… 但生活本就是充满变数的,没有人能永远做到100分。

当你焦虑时,试着对自己说一句:“我现在感觉有些不舒服,但这种感觉并不危险,我不需要逃开,也不需要解决它,我可以温柔地允许它存在,同时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上,我的感受会逐渐好起来。”

其实,偶尔焦虑是很正常的事,它只是在提醒你:该停下来关心自己了。不用强迫自己立刻 “摆脱焦虑”,慢慢试,慢慢调整,你会发现,心里的那块石头,正在一点点变轻。

3.和身体「对话」,把注意力拉回当下

焦虑是 “大脑的过度思考”,而身体往往活在当下。当你被焦虑困住时,不妨暂时离开大脑的 “战场”,去感受身体的存在。

深呼吸法:用鼻子慢慢吸气 4 秒,屏住呼吸 2 秒,再用嘴巴缓缓呼气 6 秒,重复几次。呼吸的节奏会带动心跳放缓,让情绪跟着平静下来。

触摸感知:拿起身边的一件东西(比如杯子、钥匙),闭上眼睛,感受它的温度、纹理、重量。专注于触觉的瞬间,思绪会自然从 “过去的遗憾”、“未来的担忧” 中抽离。

​动起来起身走几步、拉伸一下胳膊、甚至跳一段毫无节奏的舞。身体的轻微活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,这是天然的 “快乐激素”,能快速缓解紧张。

4.微小行动:找回当下的掌控感

​把注意力从无法掌控的宏大问题,转移到你能做的一件简单、确定的小事:喝一杯温水、整理桌面一角、听一首喜欢的歌,给朋友打个电话给绿植浇浇水。完成它,能快速积累“我能做到”的信心。

​5.练习自我关怀

​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。允许自己有不完美、有焦虑的时刻,给自己鼓励和安慰的话语。

​6.​倾诉与表达

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疗愈:和信任的亲友聊聊你的感受。

寻求专业帮助是力量的象征 如果焦虑感持续强烈,严重干扰了你的生活、工作或人际关系,让你感到非常痛苦,请记住: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,不是因为你“有病”,而是你选择用更专业、更有效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,这就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自然且明智。

或许你会发现,这些方法不能立刻让焦虑消失,但就像给“紧绷的弦”松了松劲:你开始有空间呼吸,有勇气面对,更重要的是,你在学着和自己好好相处。

焦虑是暂时的风,你是稳稳扎根的树。每一次呼吸,都在让你更安稳。别着急,也别苛责。焦虑来的时候,就当它是一阵路过的风,你可以站在原地等它吹过,也可以慢慢走起来,让风成为陪你前行的背景音。

记住,任何情绪都会过去,焦虑也不例外。

晚安,或者早安 —— 愿你此刻的心,能轻一点,再轻一点。

非弹窗-访客信息收集表单(其他页面)

获取产品详情与报价方案

请联系您学校的相关老师获取心理测评的入口。

评论被关闭。